台胞承父遗愿 连续五载返回祖籍地南安石井义诊

原标题: 台胞承父遗愿 连续五载返回祖籍地南安石井义诊
台胞承父遗愿 连续五载回乡义诊
卓播儒细心为村民看病 (受访者供图)
海峡网讯(泉州晚报记者陈灵 黄耿煌)14日和15日上午,台胞一天半的承父时间里,南安石井老港村一幢老房子门庭若市。遗愿义诊“今年是连续第5年啦!”70多岁的载返林阿婆说,他们都是回祖来找卓医生看病的。林阿婆所说的籍地卓医生名叫卓播儒,是南安台湾“卓家泉安堂老铺”的负责人,卓家第六代传人。石井为秉承父亲遗愿,台胞自2015年起,承父卓播儒总会携家人从台湾返回祖籍地石井,遗愿义诊在父亲卓传铭生日当天,连续在父亲留下来的载返老房子里为乡亲义诊。今年,回祖共百余名村民受惠。他的儿子、卓家第七代传人卓掌晞目前正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亦请假来到石井。卓播儒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们会将义诊活动持续开展下去。
村民慕名而来 夸赞医术精湛
老港村的这幢两层半砖石结构房墙壁上贴着一张海报,上面写着“纪念传铭公112岁冥诞中医义诊”。海报下的告示于12日便张贴好,提醒村民此次义诊的具体时间和预约挂号人数。拿到预约号的村民坐在门口处的椅子上有序排队候诊。庭院一边还搭起帐篷,提供茶水供大家饮用。
卓播儒则坐在屋内的“看诊区”,为村民号脉看诊。14日上午,60多岁的卓老伯早早地拿到号,坐在诊桌前讲述自己的病情。听完后,卓播儒细致了解他的职业、饮食,询问睡眠和排便情况,并查看舌头颜色,“中医要详细地认知病人的情况,了解身体的失衡情况,从而更精准地为病人调整平衡。”随后,他引导卓老伯趴在推拿床上。卓老伯的脸并未直接接触推拿床,而是隔着一块粉色的一次性棉布。他用熟练的手法开始帮卓老伯推拿按压。看完病,他会工工整整地写好处方,并为病人讲明病情和医治方法。
记者了解到,前来就诊的村民有的是“老朋友”,连续多年来看病,有的听闻卓医生医术高超慕名而来。说起卓医生,村民无不夸赞他“人好”、“细心”、“医德医术都高”。
父亲心念家乡 子承父愿服务乡亲
卓播儒说,他出生在中医世家,传承历经200年,传到他已经是第六代。父亲卓传铭18岁就继承祖业,早年举家迁居台湾新北市,开创“卓家老铺”药号,设立“泉安堂中医诊所”。除了开药铺和诊所,父亲还任教于台中医药学院,1988年退休后将药铺传给他。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自幼便潜心学习中医。同时为了让医术更加精湛,他还只身来到祖国大陆,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2007年,101岁的卓传铭去世。“父亲一直非常想念家乡,常心悬故乡亲友的健康,希望子女、儿孙用医术为家乡作贡献。”2015年,卓播儒选择父亲生日这一天,带领家人、医馆人员来到老家开始义诊活动。他说,“泉安堂”的名号意指老家泉州南安,也意指“泉水活流生生不息,安人济世日进无疆”,意思是子孙延绵不息、救世济人、学无止境。“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们会将义诊活动持续办下去。”
相关文章
申花迎来重要利好:3大悍将伤愈!缓解燃眉之急,苦日子终于到头
最近一个多月,原本的中超领头羊上海申花,因为遭遇伤病等众多问题,拱手让出了领先优势,争冠局面岌岌可危。不过,据新民晚报的消息显示,近日申花的三个老伤号——戴伟浚、谢鹏飞和米内罗,都已经结束了漫长的伤病2025-10-11- 又是一年岁末时,虎年的钟声越来越近。1月26日,泉州市东南公益协会的志愿者和晋江陈埭基督教堂的爱心人士走进永春,慰问孤寡老人和困难学子,给他们送去生活物资、学习用品、新春大礼包及慰问金等。志愿者和爱心2025-10-11
- 东南网3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敏霞)疫情袭来,泉州21所高校第一时间启动封闭式管理。13万高校学子,隔离室内,“足不出宿舍”。他们的生活怎么保障?学习是否正常?家长关心,社2025-10-11
- 编辑 | 董鑫据人民网报道,福州海关网站近日更新显示,戴从容已任福州海关政治部主任、党委委员。公开资料显示,戴从容曾任上海车站海关党委书记、关长等职,后任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党委书记、关长。此前担2025-10-11
- ■本期执行:东南早报记者 周湖健 赖小玲 通讯员 鹿鸣泉州古城的味道,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谓“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是也。泉州古城里的闽南古代建筑在中国南派建2025-10-11
- 泉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通告根据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经专家研判,自2022年3月19日起,将丰泽区丰泽街道东美社区北至妙云街、西至刺桐南路、南至2025-10-11
最新评论